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栏目《民歌·中国》在光华路办公区隆重启动2025年全新系列节目录制。作为一档深耕中国民歌文化、具有广泛观众基础与深厚影响力的品牌节目,此次《民歌·中国》以“对歌对到幸福来”“胜利的歌声”等全新主题系列重磅回归,通过主持人、文化学者、民歌传承人与传唱人的深度漫谈与艺术交融,全方位展现中国民歌的地域特征、文化底蕴与时代魅力。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歌剧学院于今年5月举办的“四川民歌知多少”音乐会在央视频直播,其中一首四川盘子《采花》因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以及精彩的演唱引起央视《民歌·中国》栏目组导演的关注,栏目组特发送邀请函至四川音乐学院,邀请《采花》表演团队的师生赴北京参与该节目的录制。
四川盘子《采花》由邹筱丹教授领衔,携其四位研究生邓子佳、陈瑶、刘子焉、邓子涵共同演绎。表演者们以精湛的技艺、灵动的舞台表现与极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此番演绎,以瓷盘为器,击节成乐。演员们纤指灵动,执竹筷轻敲瓷盘,于举手投足间,化寻常餐具为非凡乐器。声响如清泉叩击山石,叮咚脆响,玲珑剔透;时而又如急雨,噼啪欢快,节奏明快。这独特的“盘上妙音”,既保留了四川曲艺的浓郁地方韵味,又焕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舞台魅力。它不是简单的击打,而是指尖与瓷器间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记敲击都精准地落在音乐的脉搏与情感的节拍之上。
更令人称道的是,其演与唱的无间融合。五位表演者并非单纯奏乐,更是且歌且舞,声情并茂。她们身姿翩跹,步履轻盈,宛若穿行于繁花似锦的蜀地山野之间。五位演员的演唱韵味醇厚,和声清亮婉转,如百灵和鸣。歌声与盘音相映成趣,人声之温润与瓷器之清越交织缠绵,共同绘就了一幅声景交融的“采花”画卷,将民歌中那份劳动的热情、生活的喜悦与青春的俏皮,表达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四川盘子作为曲艺瑰宝,在她们的演绎中绝非博物馆中的静态陈列,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与强烈的时代感。邹筱丹教授与她的学生,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无限的舞台热情,成功地将这一地方曲种从民间劳作推向了国家级媒体的广阔舞台,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绽放出惊艳夺目的光华。
一曲四川盘子《采花》,是技巧与情感的完美交融,是传统与创新的精彩对话,是集体默契与个人风采的相得益彰。它不仅仅是一段表演,更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一次极富感染力的审美体验,堪称《民歌·中国》舞台上的一颗“明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对同学们而言,这是一次极为珍贵且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参与此类高规格的艺术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能切身感受经典民歌的深厚底蕴和多元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拓宽艺术视野、丰富人生阅历,更能够在真实的舞台环境和专业的节目制作流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在整个排练与录制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紧密沟通、协同配合,极大地锻炼了大家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深化了对和谐、秩序与团队美的体会。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将美育教育延伸至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的层面,亲身体验并参与到一项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事业之中,能够深刻激发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使大家深刻理解到美育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陶冶,更是一种指向文化传承与价值延续的社会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增强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艺术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实现了美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综合育人成效,从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