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开始前,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戈尔教授向研讨会致辞,并就民族文化和民族室内乐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讲话。随后,他宣布“‘全国民族室内乐教材体系建设研讨会暨民族室内乐展演’开幕式川音民族室内乐音乐会正式开始。”
一曲由巢和新声笙室内乐团演奏的《笙型》拉开了音乐会的帷幕。笙,是一种流传至今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民族乐器,它始终秉承一种“和”的理念扎根在人民的心中。乐曲的形似笙,实为“和”,以和为贵,和和谐谐。曲作者希望将这种“和”的理念带给大家。
胡琴重奏《拉弦乐小品三首》的音乐素材来自作者的三首合唱。第一首中板,如孩子的歌一般,充满对美好的期许;第二首慢半,如孩子的梦一般,安静而令人神往;第三首快板,如孩子的嬉戏一般,俏皮、活波。
ssp筝乐团演奏的《翡翠》结合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通过和弦色彩的变化和动感十足的节奏以及人声的哼唱,描绘了一副五彩斑斓、具有异域风情的画面,表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五朵金花”弹拨乐团演奏的《三六》。表现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和“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艺术情趣。
由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夏毅作曲、青岚组合演奏的《心罗碧眼》在保留四川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加入许多时尚元素,使作品在传统的旋律基础上更加富有时代感。表达了作者对前人的感恩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陆晶作曲、天籁筝乐团演奏的《浣花语》勾勒出老成都恬淡怡人的景象,将作者在这座城市中无忧无虑的童年展现在大家眼前。
蜀乡琴韵扬琴重奏乐团演奏的《狂想曲四重奏》利用非传统和声及流行音乐的节奏型,将扬琴这一传统古老的民族乐器注入新的表现活力。
由老锣作曲,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焦力改编,蜀音筝乐团演奏的《川流不息》,用两台F调筝和一台c调古筝解决了转调的问题,丰富了乐曲的色彩。
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林怡作曲,悦鸣八音室内乐团演奏的《少城忆》将老成都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成都城中偏西一带,以前称之为“少城”。民国时期,城中出现大量精美的私家园林,我们叫它为“公馆”。少城内回廊曲径、绿树浓萌。却也不乏商业与美食,且名校林立,文风浓郁。作者自幼生活于此,对少城的韵味偏爱有加,并为三岁的女儿为此作曲。乐曲共分为两首,童谣为第二首。借用老成都童谣的元素,并加入方言念白,曲调诙谐,个性鲜明,饱含作者对儿时生活的追忆。
音乐会在压轴曲目《节日欢歌》中落下帷幕。《节日欢歌》是由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戈尔教授创作的民族器乐演奏曲目,表现了人们在欢庆节日的时候,载歌载舞,欢乐祥和的景象。
全国民族室内乐教材体系建设研讨会暨民族室内乐展演期间我校还将举办多场民族室内乐音乐会,欢迎大家前往观看。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