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学校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9/14 17:51:00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中央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落实精准脱贫、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要求,9月13日,学校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培训会,进一步明确学校定点扶贫县、精准扶贫帮扶点——广元市昭化区和王家镇文星村的脱贫攻坚目标和结对帮扶任务。会议由党委副书记侯钫主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党总支书记(主持工作的副书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党委副书记侯钫同志首先向与会人员传达了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及安排部署。去年底,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来部署推进,鲜明提出“四个好”工作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创新社会扶贫机制,要求省直各部门(单位)、高等院校等249个单位参加88个贫困县的定点扶贫工作。针对学校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侯钫副书记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做好扶贫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和社会扶贫机制落实责任单位,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为今后五年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抓好抓实。第二,要明确各院系党总支、民主党派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任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广泛动员师生完成扶贫任务。扶贫工作是任务,也是教育,要抓好扶贫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方面的结合,让师生们通过扶贫切身了解国情、省情,感受民情,深刻认识中央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第三,完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分级实施。扶贫工作由党办抓总,各党总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具体实施,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不搞花架子,发挥学校优势,量力而行,只干实在活。尤其是要结合学校办学特点,抓好帮扶工作中的精神文化建设,要在实现省委提出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任务上下功夫。她强调,本学期的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即继续做好入户走访,摸清情况;制定好精准到户的帮扶规划;按照规划,结合实际进行结对帮扶。文星村是我省2017年按要求完成脱贫的贫困村,脱贫任务艰巨,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主动作为、科学安排扶贫工作,为文星村脱贫奔康作贡献。

    党办主任宋瑛同志介绍了学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安排下一阶段对广元市昭化区开展人才培养及智力支持、科研创作及应用推广、产品研发及产业发展3个大项,人员培训、对口帮扶、人力帮扶、物力帮扶、教育实习和实践、智力支持、科研及成果推广、文艺精品创作8个小项的全方位帮扶工作。

    纪委办主任、民乐系党总支书记谢勇同志向与会人员分享了暑期赴广元昭化区进行蹲点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的亲身体会,并交流了民乐系党总支落实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的具体工作计划。

    学校下派到文星村的“第一书记”邓彬同志详细介绍了文星村基本情况和目前学校对口帮扶文星村在藤椒、王家贡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工作情况。他结合驻村帮扶文星村脱贫的工作实际和经验,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四个方面介绍了结对帮扶的具体方式方法。

    为了不落下一个贫困户,高质量地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我校各党总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与文星村87户建卡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学校还专门制定印发了《四川音乐学院脱贫攻坚帮扶手册》,明确帮扶任务,强化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底数清楚、对象明确、政策清晰、方向精准。学校全体师生将上下同心、凝心聚力,继续夯实定点扶贫基础,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帮助当地贫困户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脱贫,还要在文化精神上脱贫,真正过上全面小康的好日子。


相关链接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经济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