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传媒学院 > 新闻快讯

传媒学院师生赴泸定冷碛镇开展“三下乡”·艺术课程进校园 ——四川音乐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5/9/3 13:36:51   
浏览量


传媒学院师生赴泸定冷碛镇开展“三下乡”·艺术课程进校园

——四川音乐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

 

2025年7月22日至24日,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光影铸魂·红色九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伊正慧、李欣老师带领下,赴四川省泸定县冷碛镇中心小学校开展艺术支教活动。6名学子深入校园,为当地学生开设电影鉴赏、川剧变脸等艺术课程,将艺术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心田。

“光影铸魂”的核心在于:以“光影”为线索(既指具象的光线、影像,也指文化的光芒、时代的印记),通过多元艺术与实践,在青少年心中“铸造”民族自信、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的“魂”。课程设计围绕“光影显魂—触摸魂脉—淬炼魂骨—共鸣魂声—凝聚魂心”的逻辑层层递进,让“铸魂”从感知到实践,从文化根脉到时代精神,形成完整闭环。

 

川剧变脸——用光影显“民族艺术之魂”

李玉龙同学在冷碛小学带来首堂别开生面的川剧变脸课。他不仅现场演绎变脸绝技——一抹、一揉、一转身间,脸谱变幻莫测,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更生动讲述了川剧变脸的百年发展:从古代民间艺术雏形,到融入川剧的独特技艺,再到成为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之路。“原来一张脸能藏这么多故事!”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非遗魅力,纷纷表示要做传统文化的“小传承人”。古老技艺走进少年心田,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绘画大熊猫——用光影绘“家国符号之魂”

刘梦茜与李弈芊的大熊猫主题美术课温馨开讲。“熊猫鼻子在哪里?”互动小游戏率先点燃热情,孩子们争相上黑板作画,笑声中透着对国宝的亲近。两人细致讲解熊猫特征:圆脸颊、黑白皮毛、内八字步伐,并融入“大熊猫是中国名片”的知识点。孩子们蘸着颜料勾勒轮廓,有的画熊猫抱竹,有的添上彩虹背景,稚嫩笔触充满想象。一张张渐显生动的画作,不仅绘出熊猫的憨态,更让“家国符号”的种子在童真里萌芽。这堂美术课以画笔为媒,让孩子们在色彩与光影中,悄然触摸民族的温暖记忆与文化之魂。

  跆拳道训练——以光影淬“青春奋斗之魂”

谭靖恩同学的跆拳道课成为亮眼风景。她先讲解跆拳道“礼始礼终”的精神内核,从起源到“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训诫,让同学们明白这不仅是技能,更是意志的磨砺。随后示范马步冲拳、前踢等基础动作,一遍遍纠正发力方式:“膝盖再抬高点,出拳要带着信念!”孩子们跟着口号挥拳踢腿,汗水浸湿衣衫却眼神明亮。光影中,每一个标准动作透着倔强,每一次坚持闪耀青春力量。这堂体育课以跆拳道为媒,将奋斗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淬炼“青春奋斗之魂”。

手势舞蹈——以光影舞“情感共鸣之魂”

梅妮与钟语馨同学的手势舞课,让《开心向前飞》的旋律久久回荡。两位老师带领大家熟悉节奏,分解“飞翔”“微笑”等手势动作:双手叠成翅膀轻挥,指尖划出弧线如流星,掌心相对推出“向前”的力量。她们手把手调整手势角度,鼓励道:“让指尖带着开心飞起来呀!”孩子们跟着节奏摆动,稚嫩手掌在光影中起落,歌声与笑声交织。统一的律动中,童真与热忱共舞,陌生的心灵彼此靠近。这堂舞蹈课以手势为桥,让情感在光影与旋律中共鸣,悄然编织心与心的纽带。

电影分享——用光影聚“时代同频之魂”

钟语馨同学的电影鉴赏课以《我和我的祖国》“北京你好”篇切入。影片片段中,出租车司机将奥运门票让给汶川男孩的画面,牵动着孩子们的目光。“平凡人也能书写英雄故事。”钟语馨围绕“平凡人物的爱国情”展开分析,从司机的市井幽默讲到其藏于调侃里的家国心,引导孩子们理解普通人与时代同频的力量。讨论中,有同学感悟:“原来爱国不一定要做大事。”课程尾声,孩子们提笔写下“中国梦”:“想当兵保家卫国”“要造能抗震的房子”。光影流转间,个体梦想与时代脉搏悄然共振,这堂电影课以镜头为窗,让“时代同频之魂”在年轻心中扎根。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