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传媒学院 > 新闻快讯

川音学子赴甘孜藏羌彝地区开展“语润巴蜀”儿童推普支教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5/9/3 13:42:45   
浏览量


川音学子赴甘孜藏羌彝地区开展“语润巴蜀”儿童推普支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响应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号召,四川音乐学院“川小音推普筑梦团队”在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思与播音系教师吴婷婷带领下,联合“多背一公斤社团”,于7月11日至25日深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小金乡,开展了为期15天的“语润巴蜀——藏羌彝地区儿童普通话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为当地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场融合课堂、舞台与调研的沉浸式普通话教育体验。

艺术唤起天性,激发学习兴趣

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巧妙将艺术形式融入普通话教学,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与表达欲望。

配音与音乐结合:志愿者张椰晨利用动画片《小猪佩奇》引导兴趣,教授科学发声技巧,并借助钢琴旋律让孩子们感受情感,通过配音体验生活多彩。

    美育融入自然:志愿者李祖曦开设植物敲拓染课程,讲解其历史与文化,引导孩子们利用身边自然材料创作,在动手实践中发现艺术之美。

故事与历史启迪:志愿者蒋佑鑫通过生动讲述历史故事,深入浅出解析事件背景与人物生平,组织讨论,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表演建立自信:志愿者顾靖怡通过游戏和故事激发想象力,设计表演课程重点培养乐趣、参与感和自信心,教导孩子们专注观察、倾听协作,勇敢运用语言与肢体表达。

趣味普通话课堂:志愿者蒋琦的课程设计充满互动,从口部操、声韵母发音到“汉字大挑战”等游戏,循序渐进,通过一对一纠音和自由练习,让孩子们敢说、爱说、说好普通话。

创意故事编写:志愿者孙若宁借用儿童剧《青鸟》框架,引导孩子们围绕贴近生活的场景(思念之土、森林、未来王国)自主创作剧情和对话,通过故事接龙等游戏激发想象力。

舞蹈律动身心:志愿者蔡婧雯通过兴趣游戏和舞蹈教学,教授基本功和成品舞,让孩子们在律动中提高协调性,学会表达自我,感受舞蹈带来的爱与关怀。

成果汇演展风采,推普筑梦向未来

在支教活动尾声,志愿者们精心策划,将课程所学融入创作,带领孩子们在院坝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报演出。演出在孩子们清澈的歌声中开场,表达了对世界的热爱与憧憬;朗诵节目《小梦想,大世界》诉说着对未来的期许;话剧《青山上的小太阳》则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深刻体会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感悟崇高革命文化。

坚守初心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川小音推普筑梦”团队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服务乡村振兴使命,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他们坚信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优质教育的权利,每一次用心用情的课堂都在播撒团结奋进的种子。团队未来将继续以声音传递文化认同,以艺术涵育家国情怀,努力在雪域高原与青山深处架起沟通之桥、团结之桥、梦想之桥,让普通话成为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时代强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