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艺术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三全育人”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为艺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音乐创作人才的重任。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人格塑造有机融合。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等融入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音乐创作、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二、做法
通过“三全育人”不同版块中的不同方式,进行相互配合,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
课程育人: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
科研育人: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和学术诚信。
实践育人: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文化育人:观看主旋律电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网络育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拓展育人空间。
心理育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组织育人:发挥党组织和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三、成效
1.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成效
作曲系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24-2025年间有两门省级教改重点项目及相关教研省级重点项目立项。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我系实施"因材施教"的培养策略,例如在学生三年级阶段设置专业侧重方向选择机制,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规划选择理论研究、影视音乐创作等不同发展方向,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和个性化发展。
在课程建设方面,作曲系已建成8门省级一流课程,通过高质量课程建设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改革。
2.校企合作成效
作曲系先后与成都市青羊区文翁小学、承德艺术研究所、成都市东坡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境界小学、成都市青少年宫、成都海沛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成都葫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在四川具有高知名度的学校、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和就业创业的实践实训平台。凭借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企业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实战经验,共同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合作。
3.学生发展成效
四、推广价值
作曲系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单一主体、片面过程、有限空间的局限,强调教育的协同性和完整性。
从全员育人角度看,充分调动了教师、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能在课余时间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通过讲座、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机会。
全过程育人则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关注学生在知识学习、品德修养、兴趣培养、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成长轨迹,避免教育的碎片化,使学生在连贯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
全方位育人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值得在教育领域广泛推广。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