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杨晓忠教授受新加坡华乐团与首席客席指挥洪毅全先生邀请,2025年5月10日晚七点半,在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会厅首演了其近期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生生不息》,并出席本场音乐会。该音乐会主题为自然与生命——“A BUG’S LIFE”,由著名指挥家洪毅全执棒,新加坡华乐团联袂演出。恰逢今年为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建交35周年之际,音乐会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受到了外界极大关注,音乐名家与广大乐迷齐聚这座“花园城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整场音乐会演出了由葛甘孺、杨晓忠、洪毅全、林乐培、何占豪与陈钢、谭盾(音乐会曲目顺序)著名作曲家的作品,融合古典、民族与当代音乐风格,彰显出音乐会构架的多元化和创新性。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2023级研究生付瑶在洪毅全先生指导下将《Flight of the Bumble-Bee》改编为华乐团版本作为本场音乐会返场曲目,将原曲蜜蜂的声音形态以新的音色勾勒。这场“跨文化”“跨语汇”的生态主题音乐会,呼吁人们关注并保护自然环境,唤醒人们对于自然世界的敬畏,歌颂万物生长的生命奇迹。
杨晓忠教授作品《生生不息》(原为交响套曲《上善蜀水》的第五乐章,2025年初作者将其改编为独立的华乐版作品)以其富于独特性的有辨识度的音乐风格呈现出来。全曲由结构清晰的四个音乐意向构成,以“生命之源”“水之精灵”“百川归海”与“心的礼赞”为线索,描绘自然万物的生长与流动。作曲家借鉴藏族音乐中兼具悠婉凄然、雄壮粗旷的双重特质,运用极简的音乐素材与鲜明的节奏律动,发挥华乐管弦丰富的层次与色彩,呈现高原雪山的气息与山川河流的壮美。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听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刻,音乐带来的震撼力跨越了国度、超越了语言,化作一曲悠长的余韵,在每一位听众灵魂深处激起涟漪,久久不散,生生不息!
杨晓忠教授谢幕现场 指挥洪毅全与新加坡华乐团谢幕现场
本场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嘉宾出席,包括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夫人陈子玲女士、新加坡华乐团赞助人与董事局副主席吴学光先生、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先生,以及音乐会赞助人与董事局各位董事。音乐会前夕,杨晓忠教授应新加坡华乐团之邀走访参观了乐团部分工作部门,与乐团演奏家见面并参与这场音乐会的排练(见图4)。期间与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先生、首席指挥郭勇德先生、首席客席指挥洪毅全先生一起,就未来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交流。音乐会当晚,杨晓忠教授对新加坡华乐团演奏家们的高水平演出及音乐会整体呈现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主要嘉宾和乐团负责人合影留念。
杨晓忠教授参与乐团排练现场
杨晓忠教授与董事局部分嘉宾在音乐会间隙就作品进行交流
杨晓忠教授与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夫人陈子玲女士、新加坡华乐团赞助人与董事局副主席吴学光先生(右2)、新加坡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先生(右1)、新加坡华乐团首席指挥郭勇德先生(左1)合影留念。
最后,音乐会现场在“风与鸟的密语”声中、在听众与演奏家的互动中,在著名指挥家洪毅全的手中,呈现了一台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音乐盛宴。而其中《生生不息》这部浸润着巴蜀音乐特色的作品,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东方长河,自民族记忆的深处喷涌而出,浩浩汤汤,一泻千里。它并非余音袅袅的点缀,而是来自巴蜀音乐的不间断的冲击与回响。通过两国音乐家以音乐为媒介,共同将有着深厚底蕴的巴蜀声音呈现到海外,让世界聆听四川声音,增进了友谊与交流,也为当代音乐的传播带来了新的路径与希望!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