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13:30,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袁环博士应中国传统音乐课程群育人项目组邀请,在武侯校区新教学楼201智慧教室开设了题为《当代音乐中的传统音乐》的直播课。本次直播课现场氛围热烈,学术气息浓厚,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
课程内容分为“当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概念与范畴”、“当代音乐中的传统音乐应用分析”以及“当代音乐借鉴传统音乐的特征与意义”三个部分展开。
一、当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概念与范畴
直播课伊始,袁环老师以“那些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又似曾相识的音乐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式开场,引导学生们对课程主题的深入思考。紧接着,袁环老师以《兰花花》与《南泥湾》、歌剧与戏曲中音乐体裁划分的方式,辅以生动的歌曲演唱,阐明了当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概念与范畴。即当代音乐指当代创作的一切新音乐,如流行音乐、影视音乐、歌剧、交响乐等;传统音乐则是千百年来老板姓集体口头创作传承的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共同音乐等四大类。
二、当代音乐中的传统音乐应用分析
袁环老师从流行音乐、歌剧、小提琴协奏曲、电影音乐四类不同的体裁出发,探讨了当代音乐中的传统音乐因素及其应用情况。
以流行音乐为例,袁环老师通过对三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山不转水转》、《弯弯的月亮》、《High歌》的演唱与音乐形态分析,将其与河北民歌《小白菜》进行对比,得出前两首流行歌曲均采用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音乐旋律,采用加花变奏、换头合尾、去掉偏音的手法对其进行加工创作而成;而《High歌》采用了二胡曲《赛马》的音乐元素。
再如歌剧方面,袁环老师以歌剧《白毛女》为例,从歌剧三个主要角色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的音乐形象分析,对歌剧《白毛女》中的传统音乐因素进行了探讨。例如,袁环老师通过对喜儿经典唱段《北风吹》以及喜儿高难度唱段《恨是高山仇似海》的音乐分析,指出《北风吹》的主歌部分采用的是河北民歌《小白菜》的音乐旋律,而副歌部分取自于河北民歌《青阳传》;《恨是高山仇似海》则运用了河北梆子的【起板】板式。
三、当代音乐借鉴传统音乐的特征与意义
直播课接近尾声,袁环老师对当代音乐借鉴传统音乐的特征与意义进行了总结,课程内容得到再次升华。关于当代音乐借鉴传统音乐的特征,袁环老师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展开阐述。从显性特征而言,当代音乐借鉴传统音乐时,往往通过曲调创新性转化及风格模仿的手法展开;从隐性特征上讲,当代音乐在借鉴传统音乐时,往往会遵循中国老百姓旋律性的审美音乐思维,其创作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此外,袁环老师从创作根源、创作趋势及创作意义三方面总结了当代音乐借鉴传统音乐的意义,认为当代音乐借鉴传统音乐是传统音乐审美理念的延续,有利于增强当代音乐的民族性,是彰显中国音乐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
结语:
本次袁环老师的直播课是极具生动性与震撼性的,袁老师以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讲授、逻辑严密的课堂内容、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深厚卓越的唱功,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以是部分同学们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收获与投稿:
此次直播课让我们更加深入意识到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生活是如此密切相关,作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力量,我们应当怀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前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音乐,坚持中国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课程结束后,由音乐学系副系主任刘雯主持,同中国音乐学院袁环老师,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郑龙吟老师、路菊芳老师、董科老师、刘小琴老师,音乐教育学院聂榕老师,西华大学朱艳老师展开了“中国传统音乐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探讨。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