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学系 > 新闻资讯

田可文教授《百年历程:中国音乐史著作的撰写史》讲座回顾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4/11/23 17:45:56   
浏览量


11月15日上午,武汉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学报《北方音乐》常务副主编田可文教授应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邀请,在武侯校区教学楼507教室举办了一场题为《百年历程:中国音乐史著作的撰写史》的学术讲座。音乐学系周夏虹书记、谢丹副教授、吕畅副教授,以及音乐学系众多师生到场聆听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活跃。讲座由音乐学系党委书记周夏虹主持。

本次讲座通过现存的音乐史学资料整理分析,主要从史料到音乐史著作的撰写、中国音乐史著作撰写的初步繁荣、主题意识的认同与著作撰写的细化、著作撰写方法的历史审视四个方面进行讲述。田教授分析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史学,认识到音乐史学目前的学科问题。

首先田教授通过解释音乐学的概念,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的内涵。他通过音乐美学、音乐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社会学等例子,阐述了音乐学与音乐教育学的区别。田教授指出从史料到音乐史著作的撰写分为史料收集、史料甄别、史料整理、史料撰写四个步骤。在进行这四个步骤的过程中,我们要依据整理好的史料,以清晰的逻辑构建音乐史的框架,最后用客观、准确的语言将音乐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来。

田教授说中国音乐史学研究分为音乐史研究、音乐史学理论或方法、音乐史学史三部分。他特别强调了史料与史学的区别,并通过先秦时期的例子,解释了类书(词典)等专业名词。中国真正开始对音乐史学进行研究是在20世纪初,早期多延续中国历史学传统的治史方式来撰写著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音乐学”学科理论与方法在我国传播,中国音乐史著作开始呈现“新史学”特征。

80-90年代“主题意识”的提高,21世纪初“重写音乐史”的话题,引发学者们的反思和争论,使我国音乐史研究与作撰写达到新的高度与广度。由于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国音乐史教材呈现“繁荣”局面,同时民族音乐学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地域音乐史的探索。

田可文教授强调,就音乐史写作的地域而言,地域越小就越难写,而地域范围较大,音乐历史的内容就会多些,反而好写一些,只有深入细致地进行地域音乐史的研究,才能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乐律学、音乐考古学、乐器学、音乐史图鉴、音乐文献学等学科的学习与利用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和撰写十分重要。田教授也指出了当前中国音乐史研究及著作撰写方面的不足,如深刻的学术性专著较少、地域音乐史著作单薄、民族音乐学研究欠缺等问题。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与田可文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大家纷纷就音乐史学相关问题向田教授提问,田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了独到见解,为在场师生们开拓了新的思维。

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田可文教授的讲座不仅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也激发了大家对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相信在田教授的启发下,我们音乐学系的师生们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