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学院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教育学院 > 新闻快讯

顶岗支教 造血扶贫——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2/5/16 16:12:19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和学校党委对凉山州支教工作的相关要求,四川音乐学院第六批赴凉山州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队在凉山州西昌市和布拖县开展支教工作已两月有余。支教工作队由我院教师1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10名组成。

       支教师生已分别在当地的大、中、小学有序开展教学工作。他们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努力推动当地美育教育的发展。他们不忘初心、坚守职责,充分展现了川音人的作为与担当。

       特木里小学与民族小学是我院支教工作三年以来的工作重心之一。此次参与支教的六名大三学生任教于这两所小学。他们不仅为两所学校补充了教育的新鲜血液,也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除了教授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课程外,还承担了孩子们的美术课与体育课教学。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学校制订的“一赛、二团、三提升”支教方案,组建了鼓号队、合唱团及舞蹈团,丰富了当地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学生的美育素质。支教队还积极支持和参与当地学校的各种活动,如4月中旬的“廉洁清风进校园”文艺活动,支教队员就承担了部分课后延时托管的教学。

       布拖中学是由原布拖中学初高中部和拖觉镇、补洛乡、俄里坪乡等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合并而成。该校分为三个校区,我院支教队本学期承担第三校区的工作。该工作包含了布拖县控辍保学的艰巨任务。支教队员需要配合当地部门对300多名学生进行集中管理和教学。由于该校区离县城距离较远,支教队员克服交通困难,早出晚归,并利用自己的专场结合学生的兴趣积极组织教学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积极互动,加强沟通,加深了解。为学生们重新点燃对知识的渴望。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西幼)是在国家扶贫攻坚、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大背景下,于2018年3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复、教育部备案,由凉山州政府新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本学期支教西幼的四位研究生,在学校担任钢琴、视唱练耳、乐理、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合唱排练等课程。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参与了西幼“齐唱颂歌忠于党”百人合唱的编排和比赛。通过歌声与当地学生产生共鸣,也用责任心诠释了川音精神。这次支教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本学期支教的时光已经过半,支教师生与当地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对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振兴更多了一份责任和坚持。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是要有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也是川音人的情怀与担当。


       支教感言:

       常若菱(音乐教育学院2019级钢琴教育专业研究生)

       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是收获最多的时刻,不论是活泼开朗的还是害羞内敛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一样的好学。教授她们的过程也会让支教的同学发现很多平时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杜泓毅(音乐教育学院2019级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这里的学生十分单纯可爱、热情洋溢。他们有着惊人的学习欲望,每日琴房琴声朗朗,按时按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李晓明(音乐教育学院第六批顶岗支教带队教师)

       支教让我重新变为一名学生,我试着理解这里新鲜的一切。所有的经历都给了我更多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音乐教育事业,以至于让它不走向狭隘与孤芳自赏。我乐于与他们一起成长,实践中弥补我的拙见,并献上我的知识与热情。鲁迅曾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希望我和一起支教的14名同学能够努力让这里的孩子听到、看到、触摸到他们的梦想与希望。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