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专项工作”要求,深化“实践育人”思政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11月4日至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邓微带领“实践育人”思政精品项目组一行,赴自贡市江姐故里、燊海井开展以“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盐都匠心”为主题、“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挖掘思政素材、打造精品微课”为主要内容的考察学习活动。

江姐故里:淬炼忠诚信仰的红色殿堂
项目组首先抵达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走进“江姐生平事迹展馆”,展馆以时间为脉络,生动还原了江竹筠同志的革命生涯。泛黄的书信,字里行间满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见证着她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开展地下工作的峥嵘岁月。一幅幅黑白照片串联起她从学生时代追求进步,到投身革命斗争,再到面对敌人竹签钉指酷刑时的坚贞不屈,生动诠释了“忠诚、坚韧、奉献”的伟大革命精神。走出展馆,项目组来到故居院落并登上官印山瞻仰江竹筠雕塑,老师们在雕塑前驻足缅怀,深切感念。
为进一步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挖掘思政素材,项目组与基地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重点了解基地接待规模、研学系列内容、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等模式,为后续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学素材、推动实践育人走深走实奠定基础。


燊海井:承载盐都匠心的技艺丰碑
午后,团队教师抵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燊海井,这口开凿于1835年的千米深井,以其近两个世纪的不间断生产,成为盐业史上活态的技艺丰碑。在高耸的天车下,教师们沿着青石巷道深入井灶核心区,观摩了“提卤”到“煎盐”的传统制盐完整流程。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了从深井提取卤水的全过程,并详细讲解了凿井选址、工具制作、煎盐火候把控等环节中蕴含的古人智慧。这套严谨的工艺体系,无不体现着盐工们“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在场教师深切感受到技艺传承的力量。

在燊海井标志性古盐井架和煎盐灶台前,微课摄制组现场录制完成了青年教师杨凡毅主讲,以“盐粒里的中国心——一段‘炸不断’的抗战传奇”为主题的“艺话思政”系列微课。微课内容结合艺术特色,以盐井劳作场景为生动课堂,用盐工号子诠释工匠精神。为了使微课内容更丰富立体,录制组也在抗日献金运动陈列馆进行了实景拍摄,将自贡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所展现的爱国奉献精神,与燊海井盐工世代坚守的匠心品格相联结,共同构筑思政育人的精神谱系。


融汇贯通:打造“艺术+思政”育人新模式
此次自贡考察之行,是川音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大思政课”理念下实践育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考察学习,项目组不仅评估了江姐故里、燊海井作为我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更收集了大量一手教学资源,提炼出红色精神与非遗文化中的思政内涵,丰富了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同时为打造“艺术+思政”一系列特色微课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学院将进一步整合考察成果,推进思政实践基地建设落地,实地打造微课精品,持续推动思政课程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更具感染力的思政力量。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