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赵如兰先生
——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及其中英双语版问世
03 赵如兰文 于韵菲译 / 《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序言》
05 荣鸿曾 / 《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中英双语版)序言
08 林萃青 / 中国音乐学的一面镜子
15 周 丹 / 纪念与传承:赵如兰《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中英双语版)出版记
音乐思想研究与辨析
——“音乐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专栏
18 王次炤/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23 伍维曦 / 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社会学方法刍议
34 范晓峰 / 社会哲学视域下的音乐社会学
43 李小诺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音乐社会学研究
50 武文华 /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观念及其真理性置入
60 于佳煖 /接受或抵制专业分工中的审美:一种塑造行动的社会学观察与分析
音乐文化研究与思考
——“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音乐研究”专栏
68 吴 艳 洛 秦 / 区域国别学视野中的南洋华乐“音乐文化飞地”研究
86 赵书峰 房 珩 / 区域国别视域中的泰国优勉瑶民间礼俗传世唱本的在地化表达
——基于对中、老、泰《盘王大歌》的比较分析
96 胡晓东 王亚军 /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构想——兼论相关概念内涵与关系
108 凌 晨 / 中越跨境遗产壮族末伦的传统延续与舞台建构
音乐表现研究与分析
118 曾美月 /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源与流辨析
123 魏雨薇 / “不变性”作为十二音系统的逻辑链——以米尔顿·巴比特《第五弦乐四重奏》为例
133 王 峥 包 嵘 / 罗曼尼斯卡的表现形式及案例分析——兼及对罗伯特·耶尔丁根相关理论阐述的再思考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