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信息发布

News Information

四川音乐学院“合唱指挥”微专业2025年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5/9/22 17:35:52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

一、培养目标

本课程作为面向零基础大学生的合唱指挥微课程,其核心定位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或艺术素养提升课程,聚焦于通过系统化、阶梯式训练,使无指挥基础的学生掌握合唱指挥核心能力。课程突破传统专业课程的壁垒,以“零门槛准入、渐进式提升”为特色,适用于无指挥法基础的初学者及需补足技术短板的进阶学习者,通过分解指挥技法为独立章节、采用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能力跃迁。

课程深度契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以学生最终能力输出为核心,构建“目标-过程-评价”闭环体系。具体表现为:

1.以学生为中心:针对零基础特点,弱化理论灌输,强化“做中学”,例如将指挥手势分解为“起拍-收拍-分句”等基础单元,通过视频示范与镜像练习降低学习门槛;

2.理论-实践一体化:采用“课堂教学+舞台实践”混合模式。学习过程中角色转换,既要以指挥的视角学习也要以合唱演唱的身份参与其中,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迎新晚会)开展项目教学,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排练组织、声部平衡、作品处理等综合能力;

3.能力迁移导向:不仅培养合唱指挥技能,更注重可迁移能力的塑造,如通过声部协调训练提升沟通能力,通过指挥决策培养领导力,最终服务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社会参与需求。

 

二、培养路径

依托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指挥教研室及院内优秀师资,联合四川音乐学院学生合唱团共建“排练厅+舞台”双场景课堂。实行“小班讲授+声部分排+合排实战+舞台合成”四环递进,所有课程线下完成。

 

三、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四川音乐学院大二及以上在读本科生(鼓励跨学科申报)。

2.招生条件:

(1)身心健康,学籍状态正常;

(2)具备基础视唱与声乐能力(能视唱简谱/五线谱,音域≥十度);

(3)热爱合唱与指挥,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4)有合唱队、乐团或舞台表演经历者优先。

3.招生人数:男、女各10–12人,共20–24人/届。

 

四、学制与学分

1.学制:1学期;

2.课程:3门;

3.周课时量:4学时/门;

4.总课时及学分:48学时/门(3学分),共计144学时(9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课程时间

合唱基础与音乐理论

蔡丰忆

周一

12:45-14:15 (中   午)

14:30-16:00 (5、6节)

指挥技术与手势训练

刘梦然

周二

12:45-14:15 (中    午)

20:45-22:15 (11、12节)

合唱排练与综合实践

艾明

周四

16:15-17:45 (7、 8节)

19:00-20:30 (9、10节)


 

六、师资队伍

指挥教研室教授1名、讲师2名、艺术指导1名。

 

七、考核与评价

1.采用“过程40%+期末60%”模式,每门课程仅设一次考核,不设补考;

2.过程:课堂表现、短作业、图式打卡;

3.期末:现场指挥/示范/音乐会(任选一形式);
4.总评≥60分即为通过,可获学分。

 

八、报名及遴选方式

1.报名时间:2025年9月23日–9月28日

2.报名方式:填写电子报名表(附视唱或演唱/指挥视频链接2分钟内),发送至邮箱:523907176@qq.com,邮件标题“姓名+学号+学院+合唱指挥微专业报名”。

3.遴选流程:材料初审→9月29日现场视唱+面试→9月30日官网/公众号公示录取名单。

4.录取原则:按面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男、女名额分别划定,确保声部平衡。

 

九、结业要求及证书发放

修满9学分且课程《合唱排练与综合实践》成绩合格(≥80分),由四川音乐学院颁发《合唱指挥》微专业结业证书;优秀学员优先推荐为校学生合唱团助理指挥。

四川音乐学院“合唱指挥”微专业报名表.docx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