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

  育人成效

News Information

【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思政”实践教学育人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5/2/28 11:10:21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

在我校“办好艺术教育、培养一流人才、促进文艺繁荣”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对“艺术+思政”实践教学育人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得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成效显著提升,教学特色更加鲜明,推广应用更为广泛。

一、核心理念: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强化艺术表达

我校坚持“思想引领、顶层设计、问题导向、项目带动、创展演赛、实践创新”的整体思路,凸显艺术特色,构建“艺术+思政”“四维立体”实践育人体系,着力解决原有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不匹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构建有特色、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四维立体实践育人体系,打造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亮点。

二、实施路径:多维创新构建特色育人体系

1.聚焦“思政+艺术”,精心打造“行走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多措并举建立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学校制定《“社会实践课创新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及相关配套措施,以强化顶层设计、聚焦精准施策、凸显育人实效、服务国家战略为四大抓手,以“行走的课堂”为形式,立足艺术特色、深挖育人要素,把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二是围绕明确主题,多维发力实施实践育人创新项目。近年来,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红色基地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精神谱系教育、主题教育等特定主题,带领师生赴广元昭化区、甘孜九龙县、蓬溪红军第一村、川藏公路博物馆等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专题思政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将思政课+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延伸到乡镇村寨、文化遗址、红色基地、革命老区、街道社区,确保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不少于100名师生参加。自2021年以来,成功举办了7期专题实践教学,全校各专业院系的800余名师生参与,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学生、教师、社会和领导的高度赞誉。“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实践育人创新计划”实践教学已成为我校及马院的特色项目、亮点项目、品牌项目。三是注重突出实效,强化“四维立体”实践育人出成果。每一次实践教学,马院预先编印学员手册、导师手册,制定明确的主题、详尽的计划、完备的教案、考核的标准,务求教学活动圆满成功有实效。学校将实践教学覆盖到所有专业全部课程,融入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教学考核等教学要素中,积极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四维立体”实践育人机制。

2.jpg

图片1.png

1.四川音乐学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创新计划第六期实践教学活动开幕式.JPG

13.簸箕画创作完成后合影.png

微信图片_20220603184612.png

4.png

1.png

DSC03315.png

2.深化同向同行,积极提升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成效。一是深化院系合作,深度开展校外艺术专业实践。马院积极与各专业院系合作,随师生赴大足县、三星堆、泸定、磨西、夹金山、上海杭州、两弹城等红色文化实践基地、社区、乡镇等地,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与大型调研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二是不断浸润课程,融合创新“艺术+思政”实践育人大格局。学校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建设,目前已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0个,其中示范专业1个、示范教学团队2个、示范课程16门、示范中心1个,建成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2个,孵化培育了25个校级示范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参与其中,受邀和选派优秀教师深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图片7.png

器乐演奏   (10).png

4.png


3.依托“领航计划”,精心组织屡获佳绩。一是围绕重大主题,积极参与领航计划活动。教育部和四川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学院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在此项活动中马院指导并推送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和大学生微电影作品获得诸多荣誉,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其余国家级各奖项7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及其他等次奖11项。2022年我校获得领航计划第六届系列活动四川省高校优秀组织奖。二是依托实践课程,指导重大赛事取得突破。我院以实践课程为载体,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赛,重点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教育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获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1项,校级立项3项,互联网+比赛获校级金奖3项及其它奖项6项。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风貌得到充分的展现,马院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课题指导能力不断提升。三是科学谋划布局,统筹推进“1+1+N”创展演赛服务体系。即 1位核心指导教师, 1个创展演赛团队,N个实现目标的若干机制,在创展演赛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思政教师参与舞蹈学院“东方红”节目的排练、美术学院“红军在四川”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大型交响管乐作品《巨浪》的阐释等,从思政视角解析作品蕴含的伟大意义,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既达到了“如盐在水”的育人境界,又形成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图片8.png

d0d24683180c44c0bf2e15a29666366.png

10.战金戈国家级.jpg

4.艺术舞台演绎思政华章,品牌打造“音乐厅里的思政课”。一是坚持“如盐在水”施教,实现思政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学校坚持艺术与思政的有机融合,把每一次展演都作为一堂“艺术+思政”的公开课,涵盖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师生音乐会、公开演出、展览展陈等艺术呈现形式,形成了一系列“专、精、深、美”的艺术思政华章。二是深耕课程内容,师生合力打造特色品牌。“音乐厅里的思政课”分为“思政•培根铸魂”、“实践•如盐在水”、“筑梦•以行促知”3个篇章共10节,以学生在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中自主创作的艺术作品为主,声乐、舞蹈、器乐、朗诵、戏剧等艺术专业元素充分融入,通过精心编排,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体现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学生“真听真看真喜欢”的思政课,成为了我校独具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三是发挥“推广辐射”效应,着力打造亮丽名片。“音乐厅里的思政课”从主题选择、内容编排到现场演出新颖独特、亮点纷呈,凸显了川音特色,体现了艺术魅力,展现了育人实效,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反响强烈。此外如“歌声中的党史”、“琴声里的中国”等一系列新颖的思政课也得到了专家、领导及师生的高度赞誉,成为我校艺术思政的亮丽名片。

4.JPG

5.JPG

3.JPG

2.JPG

1.JPG

图片9.png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