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至21日,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的著名作曲家、新媒体艺术家Jeffrey Stolet教授在四川音乐学院开展学术讲座与电子音乐大师班,吸引了众多师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由音乐数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办,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承办,是四川音乐学院2024年度平台科研项目《跨媒介数智化音乐的探索及应用研究》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9月18日下午2:30,Stolet教授在四川音乐学院综合楼303教室举办了题为《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理念与交互技术》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数智音乐创作中心陆敏捷教授主持。Stolet教授由浅入深地讲解了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中的关键技术和思维方式,先后通过Max/MSP/Jitter程序、Kyma工程结合Game-Trak控制器现场演示了人机交互条件的设计核心,并基于其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In Desperate Time》阐释了如何通过Wacom Tablet数字画板、摄像头和计算机程序,将表演行为、肢体动作与声音、视觉影像的呈现关联起来。他强调,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应突破传统音乐边界,探索新媒体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同时表演形式应该具有观赏性。
在讲座的讨论环节,Stolet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交流互动,耐心解答大家的问题。他鼓励师生们以开放的态度探索音乐科技的无限可能,在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中展开丰富想象。
9月18日至21日,Stolet教授在四川音乐学院综合楼303教室开展了电子音乐大师班,学生们带来了不同类型的12部电子音乐作品:徐艺丹的《倾巢之下》、谭皓哲的《Purity-Rebirth》、刘梦依的《须臾之间》、谭浏洋的《寻秋》和《涟歌——为手风琴、视频与电子音乐而作》、刘诚明的《堂口——为盖碗茶杯、马锣、川剧堂鼓与电子音乐而作》、魏鹏程的《冬日夏光》、杨泽堃的《琴院日常》、张语馨的《缄题——为吉他、长笛与电子音乐而作》等,涵盖了混合类电子音乐、多媒体电子音乐、交互式电子音乐、音乐装置、歌曲编曲、幻听类电子音乐等多种电子音乐艺术范式。
Stolet教授对这些作品逐一指导、点评,指出现场拾音与扩音对于混合类电子音乐至关重要;幻听类电子音乐在声音素材的录音质量方面有很高要求,创作者一般应该使用滤波器对其进行预先处理,避免后期噪音的产生,并在声音的空间设计上要注重细节,制造出更多变化;多媒体电子音乐的视觉内容呈现要讲究效果变化的逻辑发展和多样性,以及与声音展开的彼此呼应。他充分肯定了这些作品的创意和作者的专业能力,从创作思路、技术问题、解决办法、艺术审美等方面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具体指导,使大家受益良多。
本次学术活动的成功举办,拓宽了师生们的创作视野,为实验室的数智音乐创作研究和我院录音艺术、电子音乐与新媒体音乐领域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撰稿:刘诚明
校对:陆敏捷
编辑:吴子墨
审核:刘鹏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