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情况】刘奇琦(副教授)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学术创新能力与国际学术视野,从事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生将具备:
1. 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深入掌握复调学科发展脉络及当代学术动态;
2. 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能独立开展创新性学术研究;
3. 扎实的理论研究能力与全面的艺术教育素养,具备跨学科研究潜力与学术批判思维;
4. 卓越的外语文献研读能力与国际化学术写作水平,熟练掌握音乐分析软件与数字人文研究方法;
5. 规范的学术伦理意识与学术共同体建设能力,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入学后即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导师全程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和论文写作。
2.学术训练:一年级:阅读复调专业相关的学术类书籍,完成4篇读书笔记,每篇不低于5000字(含谱例);二年级:提交复调专业论文一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字数不低于10000字(含谱例)。
3. 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具有学术前沿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字数要求在3万字以上;第三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第五学期末进行预答辩;第六学期正式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专家组成)。
【学位授予】
修完规定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并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艺术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欢迎具有扎实作曲技术理论基础、敏锐学术洞察力及持久科研毅力的优秀学子报考!本专业期待有志于建构中国复调理论体系、推动学科创新发展的青年才俊加入学术团队,共同探索音乐理论的深层奥秘。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