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藏羌彝音乐文化研究》课程是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为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聚焦藏族、羌族、彝族三大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内容丰富多元,从婉转动人的民间歌曲,到热情奔放的歌舞音乐;从独具韵味的民间器乐,到底蕴深厚的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全方位展现藏羌彝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价值。课程由格桑梅朵教授(藏族部分)、朱婷教授(羌族部分)、董科副教授(彝族部分)、郑龙吟讲师(藏族部分)四位教师联袂授课,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中,老师们不仅深入讲解民族音乐的理论知识,剖析音乐背后的文化根源与艺术特色,还通过邀请藏羌彝民间艺人进课堂展示与互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理解与感悟。
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学生们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藏羌彝三个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与文化内涵,从而有效提升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为推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课程汇报:
2025年6月17日,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藏羌彝音乐文化研究》期末实践汇报在武侯校区智慧教室201隆重举行。此次实践汇报汇聚了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羌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精华,通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与演绎,全方位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魅力。
本次实践汇报共分为八组,每组从藏族、羌族、彝族三个少数民族音乐中精心挑选了一首乐曲进行详细讲解与生动演绎。在展示过程中,各组均安排了一名同学负责阐释所选乐曲蕴含的情感内涵和创作背景,旨在为听众提供更为丰富的音乐理解维度,帮助他们更深入地领略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意境,从而更好地融入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之中。在表演环节,同学们身着藏羌彝民族服饰,全情投入音乐的演绎中。一些同学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充分展现音乐的活力与灵动,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韵律之美;另一些同学则借助古筝、琵琶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及藏族传统乐器扎木聂,精准演奏出藏羌彝民间音乐的特有旋律和音色,赋予这些民族音乐新的活力。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实践汇报成功地将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和谐多元的文化景象,充分彰显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