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6日-27日,音乐学系全体教师参加了“第三届卓越教学与本科人才培养专题报告会”线上学习,通过此次报告会,各位老师了解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
来自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七位专家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到新时代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趋势、本科教学改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对未来教学的思考与探索等问题。各位专家学者们不仅对高校的教育发展变革提出见解,还就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建设提出了看法,这些宝贵的思想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也使我们结合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来进行思考,从而积极推动本校的教育改革步伐。
针对此次讲座学习,各个教研室的老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刘小琴老师认为,“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含义。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教学技术与手段的不断更新,立足以‘学’为本、以‘人’为本。”刘雯老师强调:“教书育人,要结合教学科研并举的理念。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到教学中,以信息技术赋能教学,以美好音乐美化身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做好、做精彩。”杨晓老师深有体会地谈道:“此次学习的主要收获之一是加深了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理解,通过讲座意识到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础,高质量的科研要服务于高质量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对讲座专家提出的人才培养的‘四个课堂’有深刻地理解。”李富杰老师认为:“通过线上学习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会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并学以致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做到‘传承与创新结合,教学与科研并举,立德与育人并重!’”
此外,音乐治疗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则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老师们意识到,大学必须要主动置身社会中,把社会实践中的科学问题提炼出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而引领社会的发展。如何把社会实践中的科学问题提炼出来并且变成理论层面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好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通过此次讲座报告的学习,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全面的眼光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思考符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满足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还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知识的发展逻辑,结合启发探究、自主研学、科教融合等多种教学方式来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发展能力、自主性发展能力、个性性发展能力、创新性发展能力和长远性发展能力,从而向社会输送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