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至21日,“2023·哈尔滨·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第七届年会”在哈尔滨音乐学院隆重举行,音乐学系系主任杨晓琴教授领衔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何弦、青年教师李格格、王娜娜、研究生杨宗颖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并作交流发言。音乐学系郑诗涵、陈乐潇两位同学分获硕士组及本科组优秀论文奖。音乐学系部分在读研究生及毕业学生也前往参与旁听。
此次年会由哈尔滨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主办,由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科研处承办,上海音乐出版社协办。开幕式于20日上午在哈尔滨音乐学院副院长马晓春的主持下顺利进行,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西方音乐学会会长杨燕迪教授在开幕式上致发言词。首先,他向此次参会的学者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其次,他也介绍了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最后,他对西方音乐学会的发展做了回顾和展望,也预祝了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本次年会上,我校各位参会代表紧紧围绕年会主题——“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科新视野与新方向”作专题论文宣讲。杨晓琴教授在贝多芬专题组针对歌剧《菲岱里奥》作了论文宣讲,题为《贝多芬<菲岱里奥>中的多元世界表现》。通过分析此部歌剧的人物角色、音乐要素等,杨教授指出这部歌剧体现了贝多芬的音乐更多是在不同的多元世界中穿越,恐怖的现实、浪漫主义着的离奇幻想、纯粹激情的世界、静观的道德等都在贝多芬音乐作品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何弦副教授在“西方现当代音乐与媒介专题小组”发言,针对网络音乐的数字化审美现象进行了剖析,作了题为《B站混曲音乐视频中的本真性表达》论文宣讲。
李格格老师在“西方音乐史学史理论与经典史著文献研究专题小组”中发言,针对音乐中的“反讽”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作了题为《音乐中的“反讽”:修辞策略与意涵诠释》论文宣讲。
王娜娜老师在“第三潮流与舞蹈音乐专题小组”中发言,以作品《修女的芭蕾》为例,对19世纪钢琴改编曲进行了剖析,作了题为《移植·重塑·融合——以三首<修女的芭蕾>钢琴改编曲为例》论文宣讲。王娜娜老师在“第三潮流与舞蹈音乐专题小组”中发言,以作品《修女的芭蕾》为例,对19世纪钢琴改编曲进行了剖析,作了题为《移植·重塑·融合——以三首<修女的芭蕾>钢琴改编曲为例》论文宣讲。
西方音乐史方向二年级硕士研究生杨宗颖在“第三潮流与舞蹈音乐专题小组”中发言,以黑人女性音乐家妮娜·西蒙为例,对其音乐中的黑人女性主义实践进行了剖析,作了题为《妮娜·西蒙音乐中的黑人女性主义:一种跨越多重身份压迫体系的反抗性实践》论文宣讲。
年会于21日晚闭幕。在闭幕式上,会长杨燕迪教授首先邀请学会前辈汪申申教授做了发言,汪教授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回顾了年会的发展历程,并对青年学子们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上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报《北方音乐》的常务副主编田可文教授也针对学报的投稿、发表等事宜做了介绍。上海音乐出版社国际事业部主任段劲楠介绍了出版社的相关情况。然后,开幕式进入到了激动人心的论文颁奖环节,我系2021级研究生郑诗涵的论文获得硕士组“论文优胜奖”,2019级本科生、2023级研究生陈乐潇获得本科组“优秀论文奖”。
最后,杨燕迪会长致了闭幕词,大会在学者同仁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