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学系 > 新闻资讯

音乐学系研究生课程《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专题选讲》期末实践汇报圆满落幕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5/1/8 10:16:39   
浏览量


课程简介:

《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专题选讲》课程是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为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深入挖掘西南少数民族中极具代表性的藏族、羌族和彝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价值。课程内容丰富,包括藏羌彝民间歌曲、歌舞音乐、民间器乐、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等几个方面。课程由格桑梅朵教授(藏族部分)、朱婷教授(羌族部分)、董科副教授(彝族部分)、郑龙吟讲师(藏族部分)四位教师联袂授课,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藏族、羌族、彝族这三个西南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精髓,从而有效提升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为推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课程汇报:

2024年12月19日下午两点半,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专题选讲》期末实践汇报在武侯校区智慧教室201隆重举行。此次汇报活动汇聚了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羌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精华,通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与演绎,全方位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魅力。

本次实践汇报共分为六组,每组从四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羌族、彝族三个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中精心挑选了一首乐曲进行详细讲解与生动演绎。在展示过程中,各组均安排了一名同学负责阐释所选乐曲蕴含的情感内涵和创作背景,旨在为听众提供更为丰富的音乐理解维度,帮助他们更深入地领略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意境,从而更好地融入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之中。在表演环节,同学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全情投入音乐的演绎中。一些同学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充分展现音乐的活力与灵动,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韵律之美;另一些同学则借助古筝、琵琶、二胡、唢呐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精准演奏出藏羌彝民间音乐的特有旋律和音色,赋予这些民族音乐新的活力。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实践汇报成功地将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和谐多元的文化景象,充分彰显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张欣小组汇报了藏族民歌《阿克祥巴》。这首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经典歌曲讲述了祥巴大叔善良助人的故事,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德的赞美。歌曲融合诗、琴、歌、舞,展现了藏族弦子的独特艺术魅力。同学们通过歌舞表演生动呈现了其文化精髓。

泽仁拉姆小组汇报了藏族歌曲《美人》。该歌曲改编自藏族民歌《次仁措姆》,歌曲描绘了雪山月夜中,背水姑娘轻唱弦子的动人场景,展现了云南高原女性的理想追求、坚毅性格和圣洁心灵。表演中,两位同学随着悠扬的笛声载歌载舞,把大家带到了雪域高原藏族人民翩翩起舞的场景中。

蒲超小组汇报了彝族歌曲《古嫫阿芝》。这首歌曲讲述了古嫫阿芝远嫁的故事,展现了彝族人民对故土与亲人的深厚情感,以及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古嫫阿芝》不仅丰富了彝族文化内涵,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以唢呐、古筝、二胡、笛子演奏乐曲,并伴以歌唱,生动诠释了这首作品的情感与意义。

黄隆嘉小组汇报了羌族萨朗《言间囧》。萨朗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舞者自唱自跳,节奏丰富,常在节庆中热闹呈现。表演中,一位同学用笛子演奏乐曲,三位同学载歌载舞,生动展现了羌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许桉源小组汇报了彝族传统民歌《敬酒歌》。彝族祝酒歌蕴含丰富的历史传说和文化信息,是彝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表达情感、寄托精神的重要方式,其独特腔调和唱法展现了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表演中,两位同学在琵琶的伴奏中歌唱,歌声传递着彝族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感恩。

张婉琦小组汇报了羌族传统民歌《嫁女歌》。嫁女歌不仅承载羌族的历史与传统,还反映了婚俗礼仪,是了解羌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嫁女歌表达了新娘对娘家的不舍以及对未来家庭生活的期待,展现了羌族女性对独立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学们在二胡、古筝的伴奏中轻声歌唱,把现场的师生带入了羌族婚嫁仪式中新娘对父母、兄弟姐妹难舍难分的情境中。

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藏族、羌族、彝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旋律和韵味,还深刻理解了其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了音乐鉴赏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责任感。此外,该课程还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创新,部分学生在深入学习后积极申报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如传媒学院研究生黄隆嘉同学申报的项目《沉浸式 VR/AR 技术,让羌族萨朗文化“活”起来——以四川茂县为例》和民乐系唢呐专业研究生张世誉同学申报的项目《羌族的民俗活动中唢呐音乐的运用》均成功立项。这不仅彰显了课程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成效,也体现了四川音乐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成果。此次期末实践汇报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课程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风采,为推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也为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授课教师简介:

格桑梅朵

格桑梅朵,藏族,教授,文艺学博士,艺术史、西南非遗音乐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

朱婷

朱婷,羌族,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西南非遗音乐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

 董科

董科,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传统音乐理论硕士,音乐学系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

郑龙吟

郑龙吟,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西藏大学民族学博士。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四川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