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晚,四川音乐学院小音乐厅内掌声如潮,由我系主办的"2023级手风琴重奏合奏教学班音乐会"成功举行。本次音乐会以院级科研项目"基于多声音乐语境的低音手风琴教材建设"为依托,通过2023级手风琴重奏合奏班学生的精彩演绎,集中展现了手风琴重奏、合奏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为手风琴专业各年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实践平台。
以实践促成长 23级学生担纲核心展风采
作为音乐会的核心力量,2023级手风琴重奏合奏班学生在周新婷副教授的指导下,以多声部协作形式呈现了《花儿与少年》《踏雪寻梅》《G弦上的咏叹调》等经典曲目。从欢快的民乐改编到巴洛克的庄严韵律,从探戈的激情迸发到现代作品的创新表达,学生们通过重奏与合奏的多样化编排,充分展现了手风琴艺术的层次与协作性。
音乐的开篇是李康、唐浩等同学演奏的《花儿与少年》这首乐曲经过改编展现了新的活力和魅力,让观众不禁沉浸于音乐的旋律中。
其后聂冰冰、刘恋等四人组合以巴赫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彰显音乐张力;而后的《卡农》的欢快旋律与前一首舒缓旋律形成了对比,让大家在复调对话中聆听时间的回响。
《圣母颂》《致克劳德的探戈》《自由探戈》这三首曲子都是以手风琴加钢琴的方式进行表演,前两首曲子为抒情曲,让人在舒缓音乐里沉醉其中;而由皮亚佐拉作曲的《自由探戈》在冯雅文、廖晓渝等同学的演奏下更是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踏雪寻梅》《在灿烂的阳光下》经改编,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扎实演奏功底,更凸显了手风琴音乐的多元魅力。2023级全体演奏《在灿烂的阳光下》饱含对祖国的热情!
这些实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复杂音乐语汇的驾驭能力,更凸显了重奏课程对学生团队协作与舞台表现力的系统性培养。
课程建设显成效 从课堂到舞台的闭环检验
本次音乐会既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手风琴重奏合奏课程持续建设的生动检验。2023级学生通过近两年的课程训练,逐步掌握多声部平衡、声部对话等核心技巧,其舞台表现力与专业素养得到现场嘉宾的高度评价。特邀指导林江教授指出:"从曲目编排到舞台呈现,学生们的默契配合印证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此外,音乐会上还分别呈现了由柳珊珊副教授指导的2022级手风琴室内乐排练班与2024级手风琴重奏、合奏班演绎的《你鼓舞了我》和《我和我的祖国》,让人触动心弦。这进一步体现了手风琴重奏、合奏教学体系的延续性——各年级学生通过观摩与协作,逐步融入重奏、合奏艺术的核心语境。本次音乐会既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手风琴重奏合奏课程持续建设的生动检验。2023级学生通过近两年的课程训练,逐步掌握多声部平衡、声部对话等核心技巧
合印证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思政与艺术共振 传承中注入时代精神
音乐会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艺术实践。在《在灿烂的阳光下》《我和我的祖国》等改编作品中,学生通过音乐语言传递家国情怀,实现了专业技能与价值引领的双重提升。周新婷副教授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课程创新,以科研反哺教学,为传统乐器赋予当代表达。"
此外,音乐会上还分别呈现了由柳珊珊副教授指导的2022级手风琴室内乐排练班与2024级手风琴重奏、合奏班演绎的《你鼓舞了我》和《我和我的祖国》,让人触动心弦。这进一步体现了手风琴重奏、合奏教学体系的延续性——各年级学生通过观摩与协作,逐步融入重奏、合奏艺术的核心语境。
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四川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在重奏合奏教学领域的探索迈入新阶段。通过"以演促学、以练促教"的模式,手风琴教研室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兼具技艺与协作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提供坚实基础。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