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纵深落实四川音乐学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创新计划,四川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学工部、团委,组织“知行研学社”主要成员,以“从历史烽火到近代风云:川人担当铸就民族脊梁”为主题,开展2025年“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创新计划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向实地、走进历史,通过沉浸式教学,实地感受“场馆里的思政课”,汲取精神养分,厚植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孙利霞、赵培森、向舒驿带队指导本次实践教学。

实践之旅第一站,定格在承载着厚重记忆的成都市人民公园。师生们走进四川保路运动陈列馆,透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资料与生动的场景复原,重温了百年前四川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而掀起的保路风潮。从“破约保路”的呐喊到革命火种的传递,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在眼前铺展,让大家深刻理解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也为本次实践教学筑牢了历史根基。



午后的行程转向四川博物院,沉浸式的文化与精神洗礼持续升温,师生聚焦“庆祝抗战80周年特展”。泛黄的家书、锈迹斑斑的武器、记录战火的老照片,无声诉说着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个关于坚守与牺牲的故事,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在古代四川常规展中,从三星堆的神秘青铜、金沙的璀璨金玉,到唐宋的精美瓷器、明清的书画珍品,师生沿着历史脉络,触摸着四川地区数千年的文明积淀,深刻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践不止于“看”,更在于“思”与“悟”。在四川博物院的座谈会上,同学们围绕“川人精神”展开热烈讨论,结合保路运动历史与抗战记忆主题展、古蜀文明,分享感悟、交流心得,从历史事件谈到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同时结合自身专业与博物院的需求,从文化传承聊到思政学习的实践意义,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闪耀。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孙利霞与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周莉娟进行交流,就进一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博物馆教育与研学等方面,深入探讨校馆合作可能性。
座谈会尾声,师生们齐声合唱《我的祖国》与《太行山上》。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展厅中,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情抒发,更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氛围推向高潮。


本次实践教学,以“行走的课堂”让思政课“活”了起来。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拓宽了视野,在文化与精神的滋养中坚定了信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探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多元融合实践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们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