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课程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所在教研室积极开展了此项工作。通过集体备课会,老师们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更新了教学方案,也提出了新要求,为新学期高质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体系,提升育人实效,8月27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平台,成功召开了2025年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原理教研室副主任朱社员主持,副院长付娟、教研室全体教师及临空校区马院部分教师共同参与。会议聚焦“考核成绩比例设置”“期末试卷题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三个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根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提出的建议,教研室会前通过多方调研交流,收集了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在会上初步提出课程成绩构成改革建议,将科学调整期末试题题型和比重。与会教师围绕核心议题踊跃发言,建言献策,从多个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经过研讨,形成系统性改进方案。在优化课程过程管理的同时,统一客观题题库,统一规划实践选题,细化课堂表现评分,夯实学生原理基础并提升参与度。同时进一步优化改革考核方式,科学控制考试题量并引入多元形式,旨在全面、精准地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线下集体备课与教学示范研讨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与教学示范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何婧文主持。集体备课会聚焦如何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结合本学期教学实际,就课程教学重难点、评分细则、教学方法创新等关键环节进行集中研讨。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教学重点梳理、考核方式优化、课程互动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充分的讨论基础上,教研室提出了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的思路,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地开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校级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开展了线下教学示范与研讨磨课活动。付娟副院长为教学团队进行了现场展示,围绕导论部分开展教学示范,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活力与时代魅力。课后,老师们认真组织开展研讨学习,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设计,结合热点案例,科技赋能教学,拓展课堂应用与互动,提升师生互动能效,切实推动学生深度思考。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认真做好新学期课程准备工作,持续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集体备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于9月11日和9月18日召开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孙利霞主持。付娟副院长到会指导,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云端,共话教学创新。
会议围绕本学期课程的专题设置、成绩构成、打分要求、考核方式及教案撰写等方面展开。会议强调,本学期课程在论文要求和自学内容方面均有较大变化,要求教师在技术变革背景下注重守正创新、技术赋能。
在专题教学交流与分享环节,采用“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的交流模式。六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分别围绕课程前两个专题进行了教学片段示范及案例展示,由吴丽君和胡俊成两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点评,并分享他们的授课技巧,为新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改进建议。付娟副院长指出青年教师备课应关注的重点,鼓励老师们主动拥抱智能时代,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本轮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氛围热烈,教师们的思维碰撞和经验分享,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付娟副院长对三个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会成效予以高度肯定,赞扬了教师们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现育人价值所付出的努力,鼓励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凝聚共识,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机制,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深化“艺术+思政”育人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力量。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