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四川音乐学院模拟政协社联合乡益乡行组委会,在校内成功举办“我和我的家乡·青春助农”主题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形式展开,吸引了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成为一场连接校园与乡村的青春实践。
社团成员热情介绍家乡农产品的故事,从农户辛勤耕耘的日常到乡村发展的坚守历程,鲜活的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乡村的质朴与活力。线上宣传同步发力,活动预告通过校园新媒体发布后,阅读量迅速攀升,留言区涌现数百条暖心评论:“希望为家乡农产品打开市场!”“用专业所长助力乡村!”短短三天,报名人数突破200人,展现了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此次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小我”与“大我”的联结。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第一次意识到,我们的专业能力可以为乡村带来改变。”从线上宣传到线下助农,青年学子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责任担当。这种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感,更让乡村振兴成为青春成长的“必修课”。
此次活动是我校思政实践教育的创新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共同指导的模拟政协社,秉承“艺术服务社会,青春赋能家国”的宗旨,致力于通过“艺术+思政”的创新模式,搭建青年学子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桥梁,引导学生在服务乡村、了解国情中深化理论认知,厚植家国情怀,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用行动回答‘时代之问’,这种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方式,正是“三全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通过构建常态化机制,深化艺术赋能,进一步指导、引领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一方面,依托学校艺术资源,开展乡村音乐节、非遗文化传承等项目;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定期赴乡村调研,建立长期支教和产业帮扶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联合更多社会力量,打造“高校+乡村”合作生态,让艺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