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安燕教授应邀莅临传媒学院,在四教102教室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AIGC背景下高质量学术文章的撰写与发表”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广播电视编导系刘超副教授主持,传媒学院百余名师生代表到场聆听。讲座由广播电视编导系刘超副教授主持,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徐江、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杨一及百余名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安燕教授以经典影片《hello!树先生》为切入点,引导师生深入思考影视创作的情感内核。她细致解析了影片中“树先生通过灵视感应与逝去亲人相遇”的关键情节,指出这种“看与被看者在同一时空的情感交织”,源于人类真实的生命体验,是AI技术难以复制的“人类专属创作基因”。她强调,承载人性温度与深度情感共鸣的创作,不仅是艺术灵魂所在,更在AIGC时代凸显了人类创作者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即基于真实生活体验的情感表达与人文关怀。
针对当前AI参与影视创作的热潮,安燕教授直言其存在明显局限。她指出AI缺乏真实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难以触及此类深层人文内涵。电影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挖掘人性的复杂性与社会的深层真相,这是人类创作者必须坚守的阵地,也是当前AI技术尚无法逾越的鸿沟。
此外,安燕教授还结合《黄土地》《巫山云雨》等经典现实主义影片,探讨了其在民间信仰文化背景下构建独特叙事空间的探索。她特别分析了其中“当下的丧失”这一叙事特点,即时间不以现实的“此刻”呈现,而是转化为一种“纯空形式”展现内在流转,这为现实主义创作开拓了更具精神性与生存感的新方向,展现了人类叙事艺术的丰富可能性。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观点深刻,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创作实际。安燕教授不仅清晰梳理了AIGC技术为学术写作与艺术创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坚定了师生在技术浪潮中深耕人文内涵、发挥创造性价值的信心。本次讲座为传媒学院师生在学术研究与专业创作方面提供了宝贵启发,激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与探索热情。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