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民族音乐概论,是为我院音乐类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和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它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主要形式,熟悉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音乐语言,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传承的优秀曲目,进而掌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打下基础。
二、 教学进程与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四大部分。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该课程的学习时间共两个学期,每周授课2学时。除国庆、五一、元旦等节日以及两周机动安排外,每个学期的教学时间一般在18周左右,具体安排可根据每学期学校总体教学工作日程作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
周数 |
课题 |
1 |
绪言:民族音乐综述 |
2 |
民歌概述 |
3 |
号子 |
4 |
山歌(一) |
5 |
山歌(二) |
6 |
小调(一) |
7 |
小调(二) |
8 |
小调(三) |
9 |
少数民族民歌(一) |
10 |
少数民族民歌(二) |
11 |
说唱音乐概述(一) |
12 |
说唱音乐概述(二) |
13 |
鼓词类、弹词类 |
14 |
道情类、琴书类 |
15 |
牌子曲类、杂曲类 |
16 |
走唱类、板诵类 |
备注 |
两周机动 |
第二学期
周数 |
课题 |
1 |
戏曲音乐概述 |
2 |
昆腔及其代表剧种 |
3 |
高腔及其代表剧种 |
4 |
梆子腔及其代表剧种 |
5 |
皮黄腔及其代表剧种 |
6 |
其它地方剧种(一) |
7 |
其它地方剧种(二) |
8 |
民族器乐概述 |
9 |
吹管独奏音乐(一) |
10 |
吹管独奏音乐(二) |
11 |
弹拨独奏音乐(一) |
12 |
弹拨独奏音乐(二) |
13 |
拉弦独奏音乐 |
14 |
丝竹、吹打合奏音乐 |
15 |
打击、弹拨合奏音乐 |
16 |
民族管弦合奏音乐 |
备注 |
两周机动 |
三、 教学原则与方法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讲授知识与教唱和欣赏民族音乐代表曲目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习热情。
2. 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阅读和欣赏作业,引导学生围绕本课程所学内容,自觉阅读和欣赏一些相关课外读物和视听资料。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大量信息的民族音乐感性和理性知识。
四、 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试方式以平时成绩结合闭卷方式进行;成绩评定按百分制计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包括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课堂笔记完成情况和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20%。
五、 教学参考书目
1. 肖常纬编著《中国民族音乐概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 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3. 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出版。
4. 周青青编著《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出版。
5. 伍国栋著《中国民间音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6. 吴文科著《曲艺音乐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7. 李民雄编著《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出版。
8. 高厚永著《民族器乐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出版。
9. 袁静芳著《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出版。
10. 朱江书编著《中国民族器乐概要》,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出版。
|